这句话出自古诗,字面意思是:“池塘、亭台、竹林和树木占地三亩多,直到现在人们还说这是江家的宅院。”
它描绘了一处园林或庭院的景象,强调其规模之大(三亩馀),并且历史悠久,至今仍被人们称为“江家宅”。
这句话可能出自某位诗人对江家旧居的描写,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追忆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在古诗词中,常有以景寄情、借物抒怀的写法。有一句诗句“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情感。
这句诗讲述的是一个曾经繁华的庭院,如今虽已荒废,但人们依然记得它的名字——“江家宅”。这里的“池台”指的是水池和亭台楼阁,“竹树”则是庭院中的绿植景观,而“三亩馀”则说明了这片园林的面积不小,可见当年主人家境殷实、生活富足。
“至今人道”表明这种记忆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反而在民间流传下来。这或许是因为江家曾是当地望族,或是其宅院曾有过非凡的历史事件,使得后人对其念念不忘。
这样的诗句往往不只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一种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也是对家族兴衰、时代变迁的感叹。通过寥寥数语,便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敬意。
在今天看来,这句诗也提醒我们,历史并不遥远,它可能就藏在一座老宅、一棵古树、一池清水中。只要用心去听,便能听见岁月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