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液配方,以及配料比例?】洗衣液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用品,其配方和配料比例直接影响到去污效果、使用安全性和成本控制。不同类型的洗衣液(如浓缩型、普通型、天然植物型等)在配方上有所差异,但基本成分大致相同。以下是对常见洗衣液配方及其主要配料比例的总结。
一、洗衣液的主要成分
1. 表面活性剂:去污核心成分,分为阴离子型(如AES、LAS)、非离子型(如AEO)等。
2. 助洗剂:增强洗涤效果,如磷酸盐、碳酸钠、硅酸盐等。
3. 增稠剂:调节产品粘度,如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
4. 香精:增加使用体验,提升气味。
5. 防腐剂:防止微生物滋生,如苯氧乙醇、甲基异噻唑啉酮。
6. pH调节剂:保持合适的碱性或中性环境,如柠檬酸、氢氧化钠。
7. 水:作为溶剂,占比较大。
二、常见洗衣液配方及配料比例(以100kg成品为例)
成分名称 | 含量(kg) | 作用说明 |
表面活性剂(AES) | 20 | 主要去污成分 |
表面活性剂(AEO) | 5 | 增强润湿和乳化能力 |
碳酸钠 | 3 | 助洗剂,软化水质 |
硅酸钠 | 2 | 助洗剂,稳定泡沫 |
羟乙基纤维素 | 1.5 | 增稠剂 |
香精 | 0.5 | 增加香味 |
苯氧乙醇 | 0.3 | 防腐剂 |
柠檬酸 | 0.2 | pH调节剂 |
水 | 67.5 | 溶剂 |
三、注意事项
- 配方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如环保型洗衣液可减少化学助洗剂用量,增加天然成分。
- 不同品牌对配方保密性较高,以上为通用参考配方。
- 实际生产中需进行稳定性测试、去污力测试及安全性评估。
四、总结
洗衣液的配方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去污力、成本、环保性与用户体验。常见的配方中,表面活性剂是核心,而助洗剂、增稠剂和防腐剂则起到辅助作用。通过合理搭配这些成分,可以制作出高效、安全且经济的洗衣液产品。
如需定制特定功能(如除菌、护色、低泡等),可在基础配方上进行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