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原“云横秦岭家何在”的下一句是什么
“云横秦岭家何在”,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为: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诗是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悲凉。
“云横秦岭家何在”中的“秦岭”是古代长安(今西安)附近的山脉,象征着北方的故乡;“云横”则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也暗示了归途的艰难和迷茫。整句的意思是:如今我身在秦岭之上,回头望去,我的家乡在哪里呢?这一问,饱含着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前途的忧虑。
而下一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则是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蓝关是通往南方的重要关口,大雪封路,连马都无法前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被贬途中环境的恶劣与内心的沉重。
这两句诗不仅写景,更抒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惆怅与坚定。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仍不失气节,坚持自己的信念。
在后世流传中,“云横秦岭家何在”成为了一句广为传诵的名句,常被用来表达漂泊在外、思乡难归的情感。而它那深沉的意境与情感,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如果你正在寻找诗句的下一句,那么答案就是:“雪拥蓝关马不前”。但若你是在追寻一种情感的共鸣,那么这句诗背后的故事与情怀,或许比简单的字面意义更为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