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会计》课程时,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到企业的投资活动以及相关会计处理方法,对于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本文将围绕一些常见的习题细节进行详细解答。
一、什么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这类资产的特点是持有期限较短,并且其公允价值变动会影响当期损益。
二、典型习题解析
例题1:某公司于2023年1月1日购入A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价款5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万元)。2023年6月30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55万元;2023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为58万元。请计算2023年度因该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及期末账面价值。
解答:
- 初始确认时,应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 成本 48万元
应收股利 2万元
贷:银行存款 50万元
- 2023年6月30日,公允价值变动:
-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 公允价值变动 7万元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万元
- 2023年12月31日,再次发生公允价值变动:
-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 公允价值变动 3万元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万元
最终,2023年度的投资收益为0元,期末账面价值为58万元。
例题2:假设上述公司在2024年1月1日以60万元的价格出售了全部A公司股票,请问此次交易对公司的利润总额有何影响?
解答:
- 出售时,首先需要结转之前累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万元
贷:投资收益 10万元
- 然后确认实际出售所得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 借:银行存款 60万元
投资收益 2万元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 成本 48万元
- 公允价值变动 10万元
因此,此次交易增加了公司的利润总额2万元。
三、注意事项
1. 初始计量: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加上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成本。
2. 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每期末需调整至最新公允价值,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3. 处置环节:出售时需同时结转所有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计算出售净额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通过以上两道例题及其解析,相信读者们已经能够较为清晰地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关概念及具体操作流程。希望这些内容能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