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米勒循环】米勒循环是一种改进型的内燃机工作循环,它通过改变进气门关闭的时间点,来优化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该循环由美国工程师罗伯特·米勒(Robert Miller)在1940年代提出,主要用于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并减少燃料消耗。
米勒循环的核心思想是:在压缩行程开始后,提前关闭进气门,使得一部分已经被吸入气缸的空气在压缩过程中被排出,从而形成“膨胀比大于压缩比”的效果。这种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同时降低爆震的可能性。
米勒循环是一种通过调整进气门关闭时机来优化发动机性能的技术。与传统的奥托循环相比,米勒循环能够实现更高的热效率,减少燃油消耗,并改善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虽然它在某些情况下会略微降低发动机的功率输出,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混合动力和节能车型中,米勒循环具有显著的优势。
米勒循环与奥托循环对比表
| 项目 | 米勒循环 | 奥托循环 |
| 进气门关闭时间 | 在压缩行程开始后关闭 | 在压缩行程开始前关闭 |
| 压缩比 | 较低 | 较高 |
| 膨胀比 | 较高 | 与压缩比相同 |
| 热效率 | 更高 | 较低 |
| 动力输出 | 略低 | 更高 |
| 燃料经济性 | 更好 | 一般 |
| 爆震倾向 | 较低 | 较高 |
| 应用场景 | 混合动力、节能车型 | 普通燃油车 |
通过合理设计,米勒循环可以在不牺牲太多动力的前提下,显著提升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因此在现代汽车技术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