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到底是什么?】《鱼我所欲也》是《孟子·告子上》中的一篇经典文章,主要探讨了“义”与“利”的关系,强调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应以“义”为重,不为利益所动。这篇文章通过比喻和逻辑推理,表达了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
一、
《鱼我所欲也》开篇即提出一个哲学命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是用鱼和熊掌的比喻,说明在面临选择时,人们会优先选择更珍贵的东西。接着,孟子进一步引申到“生”与“义”的关系:“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也就是说,在生命与道义之间,如果不能同时拥有,应该选择道义,甚至牺牲生命。
文章还指出,有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道义,这种行为是违背人性的。孟子认为,人应当具备“羞恶之心”,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从而做出符合道德的选择。
二、中心论点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文章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作者 | 孟子 |
核心比喻 | 鱼与熊掌的对比,生与义的权衡 |
中心论点 | 在生命与道义发生冲突时,应舍生取义 |
论证方式 | 比喻、类比、逻辑推理 |
主要观点 | 义高于生,人应坚持道德原则,不为利益所动 |
现实意义 | 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坚守正义 |
三、结语
《鱼我所欲也》不仅是一篇哲学论述,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清明,坚持做人的底线。孟子的“舍生取义”精神,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践行。